中国花滑队团体赛蓄势待发 新周期力创历史最佳战绩
添加时间:2025-10-28
随着新赛季国际滑冰联盟花样滑冰大奖赛的临近,中国花样滑冰队已进入备战关键阶段,备受瞩目的团体赛项目被视为本周期重点突破方向,总教练赵宏博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经过此前赛季的磨合与年轻选手的迅速成长,队伍在双人滑、冰舞、男子单人滑和女子单人滑四个小项上实力更为均衡,有信心在即将到来的国际赛事中向领奖台发起有力冲击。
团体赛战略地位提升 双人滑领衔多点开花
花样滑冰团体赛自2014年索契首次成为冬奥项目以来,竞争格局不断演变,中国队在过往赛事中曾展现出强大潜力,特别是在双人滑传统优势项目上屡创佳绩,新周期内,队伍针对团体赛特点进行了系统性部署。
双人滑组合彭程/王磊延续稳定发挥,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锦标赛中以刷新个人赛季最佳成绩的表现夺冠,他们的捻转托举难度和艺术表现力获得国际裁判组高度评价,另一对年轻组合张思阳/杨泳超则凭借高难度抛跳动作渐露锋芒,为团体赛提供了更多阵容选择。
冰舞项目的突破性进展成为团队实力提升的关键,上赛季跻身世锦赛前十的王诗玥/柳鑫宇组合,本赛季对自由舞节目进行了全新编创,融入中国古典水墨画意境,技术定级和节目内容分均有显著提升,柳鑫宇表示:“我们在接续步和旋转定级上做了针对性强化,希望能在团体赛中为队伍贡献更高积分。”
男单女单新老交替 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并重
男子单人滑方面,两届世锦赛参赛者金博洋成功恢复后外点冰四周跳接三周连跳的高难度配置,其短节目选曲大胆采用电子音乐与传统民乐融合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新生代选手陈昱东则在国际青年组赛事中连续斩获奖牌,其高飘远的阿克塞尔三周半跳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女子单人滑迎来阵容革新,16岁小将安香怡在训练中成功掌握三种不同四周跳,技术储备直指国际顶尖水平,她的教练组透露,新节目将突出其柔美线条与爆发力相结合的特点,朱易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进了旋转组合的复杂度和燕式步的覆盖范围。
科学训练体系升级 保障团队全力护航
为应对团体赛密集赛程,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组建了包括技术分析、体能康复、营养调配在内的复合型保障团队,运动生物力学专家通过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对选手跳跃高度、旋转速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为技术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心理辅导团队针对团体赛特有的压力环境,设计了模拟实战训练,运动员需在人为制造的干扰环境下完成成套动作,以此提升抗压能力,总教练赵宏博强调:“团体赛不仅是技术比拼,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我们通过VR技术还原往届赛事场景,帮助选手适应比赛氛围。”
国际格局深度分析 突破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国际花样滑冰团体赛格局呈现多强争霸态势,俄罗斯在女单项目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美国队在冰舞和男单具备传统优势,日本在男单女单均有顶尖选手,中国队在双人滑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其他项目的进步使得团体总分稳定性显著提高。
资深国际裁判李明镐分析指出:“中国队员在技术执行分上已有长足进步,若能在节目内容分的艺术表现层面持续精进,完全具备冲击团体赛奖牌的实力,特别是新规则下更强调完整性和音乐表达,这与中国选手的技术特点较为契合。”
根据赛程安排,即将举行的大奖赛分站赛将成为检验阵容的重要平台,队伍计划通过前两站比赛评估各项目状态,最终确定团体赛选手名单,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表示:“我们将统筹全局,在保证个人项目竞争力的同时,优化团体赛资源配置,力争实现历史性突破。”
随着米兰周期的临近,中国花样滑冰队正以团体赛为突破口,构建更加立体化的竞争体系,这支兼具传统底蕴与青春活力的队伍,正在国际冰坛开启新的征程。